找到相关内容987篇,用时5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信佛不是迷信

    深远的影响。”  他们这类有智慧的人,虽然不一定对所有的事物都能精通,但对人类高尚伟大的佛教文化都抱着尊重的态度。然而那些没有智慧的人,尤其是对世间世间都不懂的人,反倒会说佛教是很迷信的,这种...和崇拜。但是在佛教内,其教义详细而严密地阐述了世世间的善与恶、邪与正等等各个层次的知识与智慧,入教者必须如是依理依教辨清善恶正邪,理智地以自心智慧指导自己,趋向崇高、清净而充满慈悲与智慧的生活,教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15162089.html
  • 再谈《心经》

    了道,而菩萨的慈悲则是离了根本八识,是转识成智后的拔苦关怀。  《心经》从菩萨的甚深三昧禅定中照见实相说起,到世间,到世间,到果地,到密法,深入浅出,归到根本:“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。”苦者...世间,后面是说出世间;前面是在因地,后面是在果地;前面是对众生,后面是是对宇宙;前者是俗谛,后者是真谛;前者是破分别心、破我相,后者是破法相、破菩萨相、破一切相。契合了《金刚经》:“凡所有相,皆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34965823.html
  • 诸法实相论——天台宗根本教义之一

    世间以及世间,都包含在诸法内。这诸法又分为本体界和现象界。本体界即是性具三千诸法,而现象界则是事造三千诸法。性体所具的三千诸法是未现形相作用而又俱含一切诸法的内在潜能;事造的三千诸法则已成因...咒、参禅、止观等法门的功用,即是借法显性,转染成净,乃是进入实相、显现妙用的方便而已。由此可知,悟道者悟此,修道者修此,证道者亦是证此实相性体的大机大用、大德大智。故知,世世间一切,皆依此而为体,...

    宋智明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12666251.html
  • 中国台湾省的佛教教育

    安及庐山慧远为代表。其特色在于领导人物对儒释道精神、世间世间都有相当素养,因此吸引当时精英分子加入,互相激荡后,形成思想风潮的带领者。到了近代,则产生所谓的“技术团体”,他们是“祗洹精舍”及其“...理念。圣严法师指出:“不一定要他来信仰,即使他不信仰,佛教能为我们的社会培养一个有用之才,也是出钱办学者的一份功德。”以佛教的资源投入世间的教育,以兴学的渠道参與社会、深入人间,是各办学单位的共识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2266956.html
  • 孔子的出世与释迦的入世

    寻常处即有万,自己与三世诸佛其实并无不同,出世入世,也非方枘圆凿。世间是不离世间法的,世间的般若妙慧是与世间的日常生活分不开的。奔走尘劳的生活中,有多少利他的事,或大或小,到处自然地充满了大乘...之后世。孔孟所佩服的圣人,如尧与伊尹,是入世的榜样。如吴太伯,如夷齐,如柳下惠,如孔孟自己,是守道的楷模。有入世的精神,行出世的作为,一入一之间,不变的是一个道字。这种秉一身节操,而矫矫不群的豪杰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5467156.html
  • 台湾佛教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实状况

    特色在于领导人物对儒释道精神、世间世间都有相当素养,因此吸引当时精英分子加入,互相激荡后,形成思想风潮的带领者。到了近代,则产生所谓的“技术团体”,他们是“祗洹精舍”及其“支那内学院”等机构,可...即使他不信仰,佛教能为我们的社会培养一个有用之才,也是出钱办学者的一份功德。”以佛教的资源投入世间的教育,以兴学的渠道参与社会、深入人间,是各办学单位的共识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4968263.html
  • 佛教教育不仅仅等同于僧伽教育

    世间为佛教”的狭隘心理,树立“佛教为世间”的人间性导向,以助益佛法住世为核心目标,获得世间世间的相即不二,才能使教内外超越信仰的界阈,取得教育共识,真正做好佛教教育,在利益社会、利益大众的同时,...  佛教教育不仅仅等同于僧伽教育   俞学明   佛教教育和佛教的长足发展有着休戚与共的关系。佛教教育的开展,应在教内和教外寻找到共同的基点:使佛教“在世间”的生存,既有利于佛教自身的发展,也...

    俞学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04876882.html
  • 见护法师:无所得

    真是办不完的会,搬不完的禅凳,度不完的众生!要发长远心实在不容易!   问自己,世间人为了财色名食等种种美梦常常累得筋疲力尽,出家人愿度一切众生,这是不是一场更不可能完成的梦呢?这二者有何不同呢?   默诵一遍心经:“以无所得故...心无挂碍...”,啊,这就是症结所在!世间,是要以无所得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。无所得,不是什么都不要做,什么都不要做就是诸法断灭。   菩提心者,“于不说...

    见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1276910.html
  • 伟哉,壮哉!天下佛子心

    盛事深深之贪恋的心目里,人怎么会抛弃五欲之世间而到深山老林去修道,不结婚、不抽烟、不喝酒、不追名夺利,而这些都是他们所深深贪恋的,如同好于吃屎的狗与喜于在肮脏的泥里打滚的猪一样,怎么也不会明白人们为什么不欢喜于它们那样的行为。   在这些人狭窄的视野中,除了他们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感受的生活外,便再也想不到任何其它的世界,何况说属于世间、不可思议佛法之境界呢?以前一贯的深入人心的陈词滥调就是失恋...

    释戒圆(慈诚彭措)

    |出家|离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04160477289.html
  • 三类大恶业,学佛人最应警惕

    而是皈依一切法宝。佛法包含了世世间,其中有不少我们无法了达的深奥内容,对此我们应该高推圣境,而不能轻易评论,更不能动辄诽谤。有人对高深莫测的禅宗、密法不能理解,但至少有两条根据可以消除这些疑惑: ...传密法尤其是传大圆满、灌大圆满顶的上师不但应具有上述的离心和菩提心,而且应已有证悟的智慧。因此不管依止谁,向谁求法、求戒,即使他是释迦牟尼佛、宗喀巴大师、麦彭仁波切或是上师法王如意宝,事先都应做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312179314.html